而来自东莞经信部门的数据显示,2015年1~8月份纺织、服装、鞋帽每月主营主业收入负增长2.2%;每百元设备和资产产生的主营收入减少5.5%,产生的收益下降3.8%,皮革、羽毛、制鞋应收账款延长2 .5天。
种种迹象表明制鞋行业的景气度降至冰点,且随着寒流的持续降温,越来越多的工厂将难以为继。面对如此窘境,鞋企转型升级迫在眉睫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传统的制鞋业已经呈现饱和状态,鞋企目前正在探索新的增长点。随着“互联网 ”概念的深入,智能穿戴有望成为鞋业下一个突破口。
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部技术支持与研发副总经理杨佳劼认为,对于智能可穿戴产业而言,2007-2015年属于探索阶段,软件平台、数据库等还不够成熟;2016-2018年将是市场启动期,随着大数据和生态圈的逐渐成长,智能可穿戴产品使用起来将更方便;而2019-2021年预计会成为高速发展期,此后市场可能趋于稳定。而目前,整个智能穿戴正处与市场的启动期,正是企介入的良机。
相关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,2013年可穿戴设备的全球出货量为970万台,而2014年达到2200万台,预计2018年将达到1.35亿台左右。在智能鞋领域,根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《2014-2017年中国家庭安全市场调查报告》显示:中国将迎来个人定位产品的快速上升的井喷时代。估计智能定位鞋销售量每年增幅将达到130%,预计到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人次。业内人士表示:“原来有哪些穿戴产品,未来就会有哪些可穿戴设备,这块蛋糕之巨大可想而知”。
可穿戴行业市场前景广阔,也赢得了国家的大力肯定和支持。2015年12月14日,工信部印发《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的行动计划(2015–2018年)》,意见提出总体目标和七大行动计划,其中就有制定《智能硬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》,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