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在2000年,韩卫东接管了一家生产电子材料的亏损企业,这家企业由于产品与竞争对手相比毫无竞争力,以至于亏损。韩卫东接管企业后便致力于产品的转型升级,截至目前,这家企业生产的电子元件主供海尔、海信、美的、格力等大型家电制造企业。
“化蛹”
独辟蹊径发展下游材料
2000年,面对刚接管的亏损企业,韩卫东皱起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,“针对北方市场,电子材料的生产属于一个空白,这就意味着商机无限。”守着烂摊子,电子材料专业毕业的韩卫东坚信,他们的这项收购计划必将让亏损的企业生产线重新运转起来,用产品撬动北方电子材料市场。
当时,电子材料行业的老大上海宝钢几乎占据了整个市场,宝钢引以为傲的低功率电子材料,可以降低电子产品的功耗,更加省电。初次涉足电子材料市场,面对几乎被行业老大垄断的境况,“虎口夺食”显然不成,唯有避开宝钢发展下游电子材料才有生路。于是,“我们决定致力于发展锰锌铁氧体电子材料,这种材料是电子元件生产的基础材料。”副总经理宋兴连说,2002年,首批30吨锰锌铁氧体电子材料生产完成,卖给了长三角5家电子生产企业。
通过与电子生产企业的合作,春光磁业了解到这些企业的市场所需,同时,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了电子生产企业的元器件生产技术,为日后进军元器件市场打下了基础。
“蝶变”
从电子材料到元器件生产
2002年下半年,春光磁业开始生产最基础的滤波器所用元件,这个时候开始做市场,主要针对珠三角一带的小型电子厂。“之所以选择珠三角是因为长三角一带的电子厂,以我们当初的实力,无法匹敌。而且,本身自己的生产能力有限,即便有大订单,也完不成。”宋兴连说,通过对珠三角小型电子厂的元器件供应,他们积累了经验。同时,完成了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。
在2002年,春光磁业正式注册成立了公司,这家60多人的企业一方面生产下游电子材料,一方面生产电子元件。两条腿走路,这年企业赚了几十万元。“虽然只有寥寥几十万,但是对我们而言,弥足珍贵。这预示着我们的企业转亏为盈,最主要的是摸索出了一条发展的路子来。”回想起当时一幕,至今,韩卫东仍激动不已。
作为电子材料和元器件的生产企业,技术突破往往是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。2004年,春光磁业生产的一批产品,因为技术问题导致产品表面结晶,性能大大降低。“几十万的产品都卖出去了,其中尤以山东省内和长三角的客户居多。”韩卫东说,为了保证企业信誉度,春光磁业主动联系客户,用了半年时间将产品全部收回、报废。通过这件事,春光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创新。
2004年这年,凭借着良好的行业内口碑,春光磁业在业内开始小有名气。
“腾飞”
向电子成品研发生产迈进
2010年到2013年,春光磁业用了三年时间进行技术创新,3项科研成果经山东省科技厅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。其中,自主研发的高磁导率铁氧体电子材料,“可以使同样性能的电子元器件体积缩小5%。”韩卫东说,另外一款材料可以降低待机功耗,举例说就是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能降低30%的用电量。
2013年,只有100多人的春光磁业,销售收入达7.2亿元。春光磁业自主研发的高磁导率铁氧体电子材料,稳居行业第一,市场占有率达70%。企业生产的电子元器件主供海尔、海信、美的、格力等大型家电制造企业。
“目前,我们生产的电子元件,需要低功率电子材料,宝钢至今不供给我们这种材料。”韩卫东说,他们所需的这方面电子材料主要从欧洲、韩国等地进口,增加了生产成本,这就逼着他们在低功率电子材料领域继续创新。
副总经理宋兴连说,目前,他们已经涉足了电子原材料、电子元器件的研发、生产,下一步他们将向电子器件、线路板乃至电子成品的研发生产迈进,实现企业全面腾飞。